产品供给 · 品牌共创 · 网络分销 · 线上、线下零售 体验式营销 · 社交裂变式营销 · 个性化营销 数字化商品 · 商品质量模型 商品信息的完整性 · 有效性 · 可验证性 渗透、覆盖各种商业场景 · 触达到各类消费者 消费主导的品牌共创与价值营销
商业理念
- 减法商业是消费主权时代,以数字化商品(商品质量模型)与体验服务(区别于传统商品买卖)为核心的、品牌与价值共创商业平台。
- 与传统商品买卖传递的交换价值不同,减法商业主要着重于传导商品真实的使用(体验)价值,这种不同导致了减法商业最终售卖的是商品为消费者带来的服务而不是商品本身,在这里,商品仅仅是承载使用价值的载体(或场所)。
- 减法商业通过这种直接传递商品使用价值的方式,可以把商业信任成本做到“事实”上的最低,从而最大化降低现有商业“内卷”,让供应商获得更高商业利润的同时,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多“看得见”的高性价比商品,提高消费者生活品质与福祉。
- 以体验服务为核心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其他供应和价值链协作者之间,在不断的互动过程中共同创造价值与商业品牌。参与价值与品牌共创的企业在很少投入资金与时间成本前提下,主要依赖专业技能和知识运用就能快速开发并培育新的商业品牌与市场,并获得超越传统企业的竞争优势。

- 减法商业中,价值创造的主体是消费者,而供应商、商品专家、体验消费者与分销商、售货员是价值创造的促进者与协同者。协作的目的是通过商品专家、体验消费者、售货员的专业技能与知识运用在商品和消费者之间建立直接的商业信任,并建立一种全新的、与之适应的销售模式。
- 减法商业基于社交互动式裂变理念,以各参与方的专业技能与知识运用为核心,通过真实的商品体验与服务获得消费者和用户的信任与认可并口碑相传,从而衍生出新的商业品牌,以及新的商业传播与渠道。
- 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各参与方之间的协作效率,我们引入了区块链技术,以一种去中心化的方式,来确保各方之间的商业利益确权与分配管理。
商业逻辑

合作伙伴
- 减法商业的合作伙伴除了供应商必须为实体企业外,其他参与方如商品专家,体验消费者和分销商、售货员均可以为个体,这些角色的核心价值和竞争力就是其拥有的专业技能和商品知识。
- 商品专家需要研究各国产品标准与监管法规,并以竞争获胜的方式创建商品质量模型,最终实现商品的数字化;据此所售卖的商品,商品专家均可获得销售分成。
- 体验消费者通过购买产品,以商品质量模型为基础进行消费体验;作为报酬,竞争获胜的体验消费者可以获得全网的体验费用分成。
- 分销商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售货员(也可以直接售卖商品),根据售货员发展的规模、销售业绩获得供应商不同等级的分销费用。
- 售货员需要发展并维护自己的消费群体,充分利用平台或自有知识售卖所代理的商品,并获取销售分成。
- 减法商业以销售目标为导向,只有产生销售收益,参与方才可以获得销售分成;因此,减法商业的供应商并没有预先投入销售资金的风险。

- 与传统商业不同,减法商业中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关系是在粉丝、消费者、会员和合作伙伴(售货员与分销商)之间相互转换的。用户可以加入粉丝团,从浏览、撰写与转发中获取收益;或者从消费体验开始,可以逐步过渡到消费者、会员,最终成为企业的合伙人;
- 首先,用户通过学习、理解商品质量模型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加入到各种兴趣粉丝团;撰写并转发叙事分析和报告,从供应商和店铺中获取广告收益。
- 其次,用户可以消费满足自己需求的商品,或者从生产商购买产品进行消费体验,参与赢利性的竞争性体验消费,赚取高额的体验费用,成为减法商业的客户。
- 第三,对于深度喜爱的品牌供应商或者店铺,消费者可以加入到供应商或者店铺的会员,享受会员待遇。
- 最后,进行消费体验的用户可以代理产品,成为售货员,赚取商品销售的提成;更进一步,售货员通过发展新的售货员,升级为分销商;不同等级的分销商,可以获得不同的分销费用,最后成为企业的合伙人。
客户关系

商业场景
- 减法商业可以融合线上线下两种购物场景,也可以同时兼顾自选(货架商业)与推荐(百货商场)等购物模式;除此之外,供应商还可以选择独立站的模式,自己的客户资源、流量资源不与别人共享。
- 供应商首先需要登录减法商业app,基于商品模型发布产品参数,体验消费者购买产品并进行体验消费,发布体验报告并接受大众的点评博弈,众多体验消费者、商品专家和竞争性点评者共同完成供应商产品的品牌共创活动。
- 体验消费者体验消费后,在减法商业app中提交产品代理申请,或者在分销商的授权后撰写商品代理软文,制定销售策略并创建虚拟店铺和所售卖的商品库,完成商品销售的筹备工作。
- 消费者可以登录减法商业app,或者打开微信、支付宝、百度小程序,在商厦或者商业街中自选商品(对于经验丰富的消费者),也可以直接呼叫售货员进行面对面网络沟通,完成最终的商品销售。
- 对于需要享受独立站红利的店铺,可以通过内容推广方式,在减法商业app或者微信、支付宝、百度小程序中提交转发或者推广店铺、店铺软文和店铺商品到各种社交软件,消费者点击这些推广内容后只能直接打开相应店铺,并进行店铺浏览与购物活动。

数字化商品(商品质量模型)
数字化商品主要是指商品质量影响因素的释义与说明,其结构与内容有:
监管法规
- 欧洲
- 北美
- 澳洲
- 日本
- 韩国
- 新西兰
- 俄罗斯
各国监管法规的比较
产品标准
- 欧洲标准
- 北美标准
- 澳洲标准
- 日韩标准
- ISO标准
各国产品标准的比较
检测
- 感官与外形
- 理化指标
- 检测方法
- 检测标准
- 检测仪器
各国检测方法的比较
品鉴与使用
- 行业通用品鉴方法
- 品鉴标准
- 使用评价与评测
行业通用评测方法
第三方证明
- 质量检测报告
- 进出口检验检疫
- 原产地证
- 报关单
- 其他
第三方证明材料的在线验证
体验数据
- 产品发布文章
- 鉴别与检测文章
- 品鉴或使用文章
- 商品质量模型文章
- 商品选品文章
- 体验消费者体验数据
- 售货员体验数据
- 消费者验证数据
用于鉴别与检测产品参数的有效性
商品质量模型的展示与示例
价值与品牌共创理论基础
价值共创理论是在商品丰富的20世纪末21世纪初由Prahalad等人提出,认为企业未来的竞争力(或市场营销)将依赖于一种新的价值创造方法——以个体为中心,由消费者与企业共同创造价值。迄今为止,价值共创理论经历了共同生产、顾客体验、服务主导逻辑、服务生态系统等不同发展阶段。
服务主导逻辑是价值共创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以商品使用价值和服务过程为导向,以知识、技能等主控性人力资源为主要关注对象,指在服务生态系统内的注重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及其他供应和价值链协作者之间,依照一定的规则在通过不断的协作互动过程中共同创造价值。
减法商业把价值共创理论和服务主导逻辑作为系统构建的理论基础之一,数字化商品的创建融合了商品专家和体验消费者等参与方的主控性人力资源,最大化实现协作各方之间的信息对称,引导供应商和消费者回归商业的本质——使用价值的交换,以社交化裂变营销方式推动服务生态扩展和品牌共创过程,以区块链底层技术规范各方的权益分配和行为协作机制。